您所在的位置是: 首页 » 电机百科 » 360度全景了解激光雷达行业之四:性价比提升路线
激光雷达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零部件、中游整机制造和下游机器人、自动驾驶汽车等应用。激光雷达整机一般由发射模块、扫描模块、接收模块和控制模块四部分组成。中国信通院预计,发射模块、接收模块、测时模块(TDC/ADC)和控制模块,四大光电系统约占激光雷达整机成本的70%。
今天,我们来了解一下激光雷达的性价比提升路线。
1、激光雷达性能如何逐步提升
衡量激光雷达核心性能主要包括线束、视场角、分辨率、帧率、点频和功率等。实现功能来看,激光雷达需要具备探测中长距离、可靠度和稳定性、夜间判断能力等,与功能相对应的可拆分为线束、视场角、分辨率、帧率、点频和功率等性能参数,对应关系上,发射模块、接收模块、扫描模块、接收模块均影响激光雷达本身性能。线束数量是直观衡量产品性能的关键指标,直接影响到产品性能。线束及等效线束越多,激光雷达对的感知精准度越高、探测范围越广,激光雷达数据有效性越强。
激光雷达线束可以更直观衡量激光雷达的性能。一方面,整车厂对激光雷达应用的过程中对视场角、分辨率、帧率、点频和功率有标定参数,需要满足车端需求方可应用。另一方面,线束是垂直方向发出激光的数量,线束及等效线束越多,发出的激光束越密集,激光雷达的感知精准度越高,激光雷达数据有效性越强。在后续的性能升级中,可以聚焦如何提升激光雷达线束数量从而提升感知精准度。
(1)硬件升级带动激光雷达线束数量增加
固态激光雷达中,Flash方案通过光电集成技术、单片集成技术、堆叠技术等方式实现在有限的单位面积上增加收发模块的数量。OPA方案通过增加分束器,完成输出激光线束量级的提升。硬件升级优化收发模块配置,有效带动激光雷达线束的增加。
(2)优化振镜提升输出端等效线束
混合固态激光雷达中,可以在扫描模块中通过优化振镜的方式,使低线束收发模块实现等效高线束效果。以速腾聚创M1为例,收发模块有5组平行的EEL半导体边发射激光器,其发射出的点光源通过准直透镜将分散光束形成几个平行方向后,通过分光组件进入反射镜,反射镜将激光精准投射到MEMS振镜上进行多次反射,实现输出端等效线束的提升。
(3)同时通过优化算法和信号处理技术提升激光雷达性能
优化信号处理技术可以提高对远处物体的探测能力;噪声抑制技术,比如自适应滤波和波形分析,可以减少背景噪声和系统电子噪声对信号的影响;信号积分技术能够通过累加连续多个探测周期内的信号,显著提高信噪比,从而使得系统能够探测到更加微弱的回波,提高探测范围。使用机器学习的模式识别,可以更精确地从噪声背景中提取有用信号,增强目标探测的准确性和远程探测的能力。
2、激光雷达成本如何持续下探
目前激光雷达成本持续下探。
(1)集成式方案简化生产制造成本及原材料用量
芯片为例,SoC芯片中集成了多个功能模块,如光电探测器、前端电路、波形处理电路,减少了对多个独立组件的需求,降低了物料成本和装配复杂性。此外,SoC还提高了信号处理的效率和速度,减少了功耗。集成化设计简化了激光雷达系统的整体架构,从而减少了制造和维护的成本。自研SoC允许公司根据特定需求定制设计,更好地与产品集成。
SoC芯片方案将接收、处理等模块融合,持续简化产品结构。以速腾聚创E平台产品为例,通过处理SoC芯片与接收SPAD阵列的3D堆叠,有效的集成了接收和信号处理部件,实现系统简化和成本控制,可以提供直接处理并生成点云的能力。
(2)核心组件价格下探
核心组件价格下探,有望实现成本的持续下降。计算芯片、激光器、光学棱镜等核心组件价格指数均处于下降通道,未来组件成本有望保持相对低位,激光雷达产品有望实现成本下探。
激光雷达成本持续有望下探,2024年降价节奏放缓。根据IDTechEx的预测,激光雷达各方案价格仍处在下行通道,相较于2022年和2023年成本下探幅度或有所放缓,行业利润率有望缓解。
深圳金源机电,国内率先上车量产的车规级激光雷达光学扫描模组方案供应商,其产品具有精度高、体积小、噪音低、良好的NVH、运行稳、寿命长等优良特性,目前已量产达20万+,为汽车自动驾驶、工业红外测绘、低速无人驾驶、矿山、港口无人车、智慧交通等领域提供解决方案。如果您也需要定制电机的话,欢迎联系我们。